东北面粉如何突破沉默困局?
关键字:面粉品牌 行业观察 原创观点

近日,品牌行业研究机构发布了面粉类十大品牌,其中美玫牌、苏三零、风筝、金像、河套、古船、香雪、金沙河、金龙鱼北大荒等品牌上榜,东北面粉品牌仅仅上榜一家,在粮油主产区的东北地区面粉品牌为何会如此稀少?面对原料价格上涨、人口红利消失、以及进口面粉的挤压本土面粉该如何应对?



麦强面弱——面粉行业现状


从登榜面粉企业比例来看,60%为国有大型企业,30%为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仅占10%,在市场表现上民营面粉企业成规模的品牌也是屈指可数,更多的中小型企业因为开机成本及费用的压力选择价格战,仍停留在“易购定产,以产定销”的层面,抗风险能力弱。而面粉企业品牌化程度低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优质原料紧缺、产能过剩、恶性竞争导致的利润萎缩、品牌化程度低无法提高溢价、实力雄厚外资品牌的市场打压等等。


受农业结构调整与恶劣天气的原因,小麦市场细分市场中的高品质小麦供应紧凑,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国家下调了最低收购价并将质量标准提高至国标三等及以上,大量低质量小麦出现了滞销,对于优质小麦市场缺口,预计将增加进口以弥补产能不足问题,这就导致一些专用面粉如面包粉成本上升,进而影响到市场终端价格及销售层面。


结构性原料缺口以及产能过剩导致面粉市场处于无序状态,竞争十分激烈,民营和乡镇面粉加工厂以成本低廉冲击市场,倒逼大型企业价格跟进,由于没有品牌意识以及长期重视产量忽视质量,面粉蛋白质含量低,品质差,使全行业处于恶性循环竞争,行业整体盈利大幅下滑,仅有1.2%利润的局面。


国内面粉市场仍停留在不规范的买方市场,长期的低价低质量面粉的冲下,优质面粉的质量与价格得不到合理体现,面粉产品结构不合理,普通粉类占据80%以上市场份额,对于有质量与工艺要求的特种面粉输出较少等问题是制约面粉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中小型面粉企业数量上占比超过70%以上,为了节约运输成本,通常在原产地建厂,使用中小型加工机组,设备简单,产品质量无保障,许多采用家庭管理模式,面粉质量不稳定,导致口感和质量不统一,同时产品没有独特性,与市场其他面粉类产品没有区隔,导致消费群体没有忠诚性,仅仅按照底价走向购买产品。


沉默的大多数—东北面粉市场


作为油粮主产区的东北地区,稍有规模的仅有香雪与北大荒两个品牌,除了购买力不足以外,受到性价比高的俄罗斯进口面粉的冲击,没有品牌化的大多数面粉经不起低价消耗战不断覆灭。而其中不乏品质优良、独具特色的面粉,由于不具有品牌基础,无法有效沉积渠道,而生产企业因为利润低无法扩大生产,规模小无法发声,无法收集重复性购买的消费群体,导致恶性循环。


少即是多——结构性缺口如何破局


国内市场自给率高,历年进口小麦数量仅占总消费的2%-3%,小麦消费量维持1.1-1.2亿吨左右波动,约83%用于制粉,7%用于饲用,消费升级的情况下,免费需求低迷,制粉消费难有起色,但对于优质小麦存在产需缺口,目前我国对优质强筋小麦的需求量大约在600万吨至800万吨,而我国生产能力尽在250万吨到450万吨,需从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进口优质小麦以满足需求。


东北地区面粉产量低并非是不利因素,在根据用途及消费人群进行差异化搭配,例如专用粉、专供粉、优质通粉和普通民用通粉等产品,突出自身差异化,规范流程及标准化生产,打造品质双优的特色产品利用稀缺性提升溢价,打造品牌稳固市场,吸引消费者逐渐转变为品牌受众,自发为品牌宣传,逐步奠定市场基础。





品牌战争  缤策助胜
18612307775
| 策划 | 定位 | 创意 | 设计 |